美国在互联网的推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互联网的发展、应用和普及很大水平上要受到美国的影响。2001年互联网协会刚刚成立的时候曾经访问过美国,互联网的发展到今天为止。就互联网的管理和平安等问题和设在华盛顿的国际互联网协会进行了沟通。当时我曾就美国发电子邮件或接收电子邮件是否会有检查提问,因为当时国内一些专家曾向我反映发往美国的一些信件美国人收不到这些信件当中可能包括 “ 信息检查 ” 信息平安 ” 这样一些词。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讲一个例子,如果你给我发了一封邀请信,邀请我去赴你晚宴,这封信在互联网上相当于你给所有人发出了一封信,尽管我点对点地在进行通信和邀请,但是网上的平安并不能保证信息的隐私性和可靠性。并没有回答美国是否会检查邮件,但他以这种方式告诉我有这个含义在里头。
从连接全球信息基础库这样角度来讲,互联网从便利、方便的特点。作用远大于它还存在问题。1987年,国家第一封“ 跨越长城,走向世界” 电子邮件发出。 94年4月20日,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当时接入的一条线是由Sprint提供的一条64k数据线。现在出入口带宽已经在 53个G以上,应该说这个数量已经有了百万倍的增长。现在 CN域名的数量已经超越60万,而当时我CN域名的服务器还放在联邦德国的卡尔斯摩大学,因为我当时没有自己的域名服务器,后来才把服务器搬回国内。现在IP地址总量已经超越了5000万。
与网民数量相比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网上大量应用时要使用动态IP地址,因为我地址资源不够。这种情况在这一两年已经得到大大的缓解。2000年准备成立互联网协会时,中国拥有的IP地址数是1700万个,这两年已经增长了3倍,目前上网计算机的数量已经超越了3600万台。中国的互联网发展道路非常曲折,从羊肠小道走出来的而不是从八抬大轿抬出来的民间通过ISP、ICP和风险投资在互联网的普及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国政府从互联网发展的一开始就意识到互联网可能发生的问题,针对互联网呈现的问题制订的政策每年在全世界都要受到一些指责。现在来看,尽管我很多政策在当初受到指责,但各国现在都认识到互联网必需是有管理、有法律,而且互联网是有国界的不是无国界的互联网从技术上讲是无国界的但它管理是必需的规范也是必需的必需要从一种随意性、无管理和无规范的状态转变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但相对来说形成比较完整的业务价值链主要有以下几个:激进业务的接入服务,互联网的业务经营模式和种类很多。由电信运营商提供业务;网络游戏,由网络游戏服务提供商、游戏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一连串的服务商形成价值链;短信业务,通过ICP服务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包括移动服务提供商、即时通信、网络广告、网络搜索等业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价值链。同时我看到还有其它一些业务尽管开展得如火如荼、热火朝天,但是因为价值链不完整,或者因为在价值链形成过程当中市场的价值观念有很大的二异性,导致这些业务没有形成对网络产业自身的强有力的支撑,还没有为网络的从业者带来很大的利益。
本文章出自畅想网络